近年来,一种主流的观点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,加之老龄化问题加剧,导致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生存难题。
王锦认为,以自动化为代表的“机器替人”首先解决了人类在物质和能源方面的困扰,帮人工作;其次,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引入,解决了人类决策的困难,帮人决策。于是,人类可以解放出来,做更多创造性工作。
统计数据表明,在传统加工组装企业中,平均每开展一百万个人工操作就会出现500次失误,而机器人的这一出错概率仅为每百万次11.5次失误。举一个典型案例。奥迪公司在内卡苏尔姆工厂的生产线上有 2500 个自动机器人。主要用于执行装配奥迪汽车所需的特定任务。这些机器人中有 900 个配有焊枪,工作包括将金属件固定在一起的点焊。每辆汽车大约有 5000 个焊点。如果每天组装约 1000 辆汽车,每个生产日就有 500 多万次焊接。
为了确保焊接质量,按道理,应该对所有的焊点进行质量控制检查。但依靠人工检查 500万个焊点是不可能的,所以以前使用行业标准的采样法,只能精确检测其中的千分之一左右,质量隐患在所难免。
上一条
中国制造业现状
下一条: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在上海举办 |
返回列表 |